西班牙华二代对老有所养的理解(2019)_西班牙生活_海外生活见闻_驿动之星
在中国的“老有所养”面前,旅西华二代犹豫了吗?
前言
如今,第一代华人逐渐步入中老年,这些侨胞如今已在海外扎根,他们其中的不少子女都是出生、成长在海外的华二代华三代,而由于教育、环境的关系,这些华二代三代对于自身的身份认知普遍是西班牙人模式与中国人模式的结合,在中国,讲究“老有所养”,在西班牙可能并不是这样,因此这两者产生的矛盾以及这些侨胞如何处理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我的父母想让我赡养他们但是我却犹豫了”
近日,一则西媒撰写的题为“我的父母想让我赡养他们但是我却犹豫了”的文章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该文章的主角是一位22岁的香港在校大学生,文中并没有说出这位少女的名字。但是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说出了这位少女与父母之间的心声。
文章表示,中国的父母对其子女异常严苛,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会让他们接受课外教育,当他们成年后,父母希望他们通过提供月补贴作为孝道的标志来回报他们之前抚养的恩惠,“这是中国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观,他们通过这种价值观念来尊重父母。”这位西班牙作者这样写道。
在这位香港出生的女生的成长过程中,她对父母过多干涉自己的日常生活表示了轻微的不满,“他们监视着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确保我所有的行为都对我的未来有益。”
而在这位女生工作之后,赡养父母的话题就被提上了日程,“我的一些前男友将一半以上的工资捐给了父母。而且我与父母见面吃饭时,我的父亲都会偷偷偷钱给我的祖父母。这是一种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传统,甚至不需要谈论它来了解一二。”在面对赡养父母这个话题时,这位女生这样表示。
但是文章的最后,这位女生仍然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感谢,“我与父母的关系远远不够完美,但我毫不怀疑,当我全职工作时,我会为父母留出一部分的第一份工资,因为他们已经教育了我。至少,我希望最终我会为了爱而不是为了内疚而这样做。”在文章的最后,这位少女这样表示。
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自然少不了不少作者的主观言语,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这位少女认为赡养父母不应该是一种义务而应该是处于爱的本能这个观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么,在西班牙出生、成长的华二代华三代,他们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呢?
文章引发华二代讨论
有侨胞将此文发布在西班牙华二代脸书群之后,引起了一番讨论。有一些网友表示,虽然在西工作年满一定年限之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但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以孝为本”的思想贯穿着中华传统文化。一些侨胞留言表示,“如今参照西班牙的经济状况,退休之后不能依赖于政府。还是要自己平时攒点积蓄,合理做好预算才行。”
一位朋友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想要小孩子,因为他们不想要童年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再次循环在自己孩子身上,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概念。
一位华二代则表示,该新闻标题太过“耸人听闻”,“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了工作能力之后照顾他们,不要忘记他们,如果他们(父母)在西班牙有工作,那么他们退休之后就会获得相应的退休收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会像小孩子一样,要求子女24小时的看护,只是希望他们时不时过去看望他们而已。”
关于赡养父母的问题,这些二代在脸书上发表了言论。一位二代表示,“任何中国父母的梦想就是当他们满足年龄退休之后,子女能够在经济、社会方面让他们保持一定的稳定。这意味着这些父母已经很好地教育了他们的后代,并且他们花费了很多精力养育这些孩子。”而对于文章中关于女生赡养父母想法的表述,这位二代这样说道:“这篇文章反映了女孩自私的一面,因为这意味着她想要忽视她的父母,他们在这个女孩的青年时期牺牲了自己,抚养她……在我们的文化概念里,我们通常用红包来补偿老人。”
赡养父母的模式引发迷思
每个地方的文化是不同的,子女必须给他(她)的父母金钱以保持他们生活的稳定的思维模式,“在我认为,它应该是相反的方式,实际上是父母给了你稳定的生活,以便你可以追求你的梦想。我不认为中国父母或者说外国父母会等着他们的孩子给予他们(经济)支持,因为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写这篇文章的人在我看来是一个没有理解父母反复教导的人。简而言之,一个失败的受害者,我确信他没有足够的能力抚养他的儿子,就像他的父母所做的那样。”
那么,关于赡养父母的话题,旅西二代是如何思考的呢?记者借此采访了几位华二代侨胞们,就是否会赡养父母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我认可并同意赡养父母”
一位住在巴塞罗那的侨胞小林(化名)告诉记者,自己对于赡养父母的观念还是认可的。“我是从初中的时候来到西班牙的,父母目前是在经营酒吧。这边比国内养老的环境要好,父母退休之后也能享受养老金等福利,而等我有了一定的能力,也可以给父母生活费。”
“我不用‘打钱’的方式赡养父母”
而另一位在此工作的侨胞表示,自己独自在西班牙奋斗打拼,而父母已经回国养老去了。“我的父母在国内都领取着养老金生活,之前他们也来国内住过一阵,来之前挺兴奋的,但是来了之后发现这不习惯那不习惯,自己本在国内挺体面的,到西班牙后成了文盲,哪都不认识,交流还有障碍。父母觉得挺孤独的吧,父母还是喜欢那种菜市场、小区里、街头边那种接地气的生活吧,西班牙这边可能挺没有烟火气的。总之来了西班牙之后,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废人’,思考再三之后,还是回去了。但是我自己在这边的时间已经长过了在中国的时间了,所以我已经很习惯这边的生活了,养老的话,我国内有亲生的姐姐会定期去看望他们老人家,而我会定期买点东西。我觉得给金钱太冷冰冰了,所以我都是以物质的方式来赡养他们,这边很多保养品之类还是不错的,我会定期买一点送给父母。”
“父母与子女关系最美好的一点,不是索取,而是给予”
一位幼年来西的入籍侨胞表示,工作时每个月都会交付社保,退休之后就可以得到一定的退休金,这不需要依赖自己的子女来赡养,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不是所有的子女都愿意或者有能力赡养自己的父母。“以我个人来说,我母亲并没有要求我对她进行赡养,当然如果日后她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是一定会尽力的。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才这么做),我相信任何西班牙家庭都会互相帮助。举个例子,比如我妈妈生病了,需要在家休养,毫不犹豫我会把她接来我家……我觉得父母与子女关系最美好的一点,不是索取,而是给予。你向我索求一束花,我可以买给你,但是这没有意义(no tiene sentido),但是如果我送你一朵花,这就对了(eso es)。我觉得父母需要知道,子女有他们自己需要走的路,当然,子女到了30岁还住在父母家里,这也是不常见的,他们需要自我实现。当子女到了一定年纪,他们拥有自己的房子是很正常的,他们也需要工作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我觉得每代人都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Cada generación tiene que ocuparse lo suyo),我母亲有房子,那也只是我母亲的房子,我也不需要期待母亲将房子遗留给我,她可以自行做决定。当然,她也会尊重我,尊重我的工作。我觉得这样更好。”
后记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对于不少二代来说,虽然他们出生在西班牙,但是接受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但是对于中华文化,还是有着自己的理解。其实不管在哪个文化区域,家人之间的互相帮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第三位侨胞表示的那样,“家人之间最美好的不是获得,而是给予。”可能在赡养的背后,父母更多需要的是陪伴。那么,旅西已久的你,怎么看待赡养这个话题呢?
说明:由于公司网站改版升级及百度搜索引擎政策调整,我们将多年积累的文章重新整理呈现给大家,尽量做到温故知新。
推荐移民项目链接
加拿大曼省留学移民 | 加拿大魁省投资移民 |
加拿大联邦创业移民 | 加拿大萨省雇主担保 |
加拿大BC省商业移民 | 加拿大安省雇主担保 |
加拿大BC省雇主担保 | 加拿大BC省区域试点 |
热门移民项目链接
希腊买房移民 | 英国创业移民 |
马耳他投资移民 | 西班牙买房移民 |
美国EB1-A移民 | 塞浦路斯买房移民 |
澳大利亚188A移民 | 澳大利亚132移民 |
热门移民国家链接
美国 | 英国 | 新西兰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希腊 | 西班牙 | 塞浦路斯 |
特色移民国家链接
瑞典 | 芬兰 | 香港 | 德国 |
比利时 | 卢森堡 | 爱尔兰 | 新加坡 |
责任编辑:驿动之星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咨询电话:400 016 9079
官方微信号Ⅰ | 官方微信号Ⅱ |
添加官方微信,即可咨询制定移民留学方案,更可第一时间推送最新移民留学资讯! |